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周德文:必须毫不动摇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

本报记者 颜世龙 北京报道
日前,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,总结2022年经济工作,分析当前经济形势,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。会议指出,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,外部环境动荡不安,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。但要看到,我国经济韧性强、潜力大、活力足,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,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。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。
其中,对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,会议明确要求切实落实“两个毫不动摇”。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“两个毫不动摇”的不正确议论,必须亮明态度,毫不含糊。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,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。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。各级领导干部要为民营企业解难题、办实事,构建亲清政商关系。
为此,《中国经营报》记者专访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、浙江省政府特约研究员、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特邀副会长周德文,透过其对民营经济近40年的观察,了解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未来。
三重压力下的民营企业
《中国经营报》:你如何看待当前三重压力?如何恢复经济快速发展?
周德文:当前,需求收缩、供给冲击、预期转弱这三重压力确实非常严重,外贸、内需、投资三驾马车都较为乏力,各地政府也到了非常困难的时候,纷纷出现财政危机。因为,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之一——民营企业岀现了问题,这是我们应该承认的事实。而要想解决问题,首先我们要承认问题的存在,而不是粉饰太平。
之所以面临这些问题,主要原因一是受疫情影响。三年疫情导致生产摇摆不定,再遇上基层政府管理上层层加码,造成了一定的经济凋零,企业生产经营不能正常进行,属于坐吃山空状态。二是全球经济不景气,中国也不例外,这导致了社会深层次矛盾加剧和爆发。三是大家的生产消费观念虽然有,但能感觉到没有改革开放之初那么强烈。当时大家铆着劲儿拼命发展生产和经营,目的就是为了创造美好的生活,但现在却是够吃够用就行了,相当一部分人变成了“躺平”。有的地区出现企业不办了,改为将厂房租赁出去,或者干脆把企业卖掉,去享受生活了。
这三驾马车可以说都有一些病了,而且部分是积重难返。现在最重要的是恢复经济,这是当务之急。就目前来看,中央出台的措施是好的且有用的,但之所以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,主要是因为积重难返,这需要下重药,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。
《中国经营报》:我们该如何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?
周德文:首先各级领导干部要心地宽广和坦然,要认识到和民营企业打交道,给它们做服务是自己的主要工作之一,这是必须要做的,而不是可做可不做。如果不做,就是失职渎职。民营企业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,如果我们的政府不为它们服务,这是不对的。我们首先要确立这个意识。
其次,要在制度上鼓励各级官员和民营企业家打交道,尤其是当企业遇到困难时,要伸出援手、靠近企业,拉企业一把。我注意到,在个别地方存在一刀切的状况,认为政府官员和民营企业打交道是有问题的,甚至吃顿饭都有可能是违反了纪律。我认为只要官员把握好不贪污、不受贿的前提,官员和民营企业家们吃顿饭是应该被允许的,因为这是中国的国情所致,一顿饭能方便和快速地拉近政府与企业的距离。
- 除《中国经营报》署名文章外,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,不代表中国经营网立场。
- 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,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。
- 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中国经营网” 或 “来源:中国经营报-中国经营网”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国经营网(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)。
- 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在30日内进行。
-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:15210887578 邮箱:banquan@cbnet.com.cn